江南·体育,江南(中国)

【长江日报】不负总书记嘱托的年轻人:追光,发光!

发表时间:2023-06-28     点击:次     编辑:孙彦钦


  王任在实验室进行岩石微观结构观察科研。

■ 江南·体育,江南(中国)(武汉)资源学院副教授王任:

做地质研究“有甜味”

一身干练的素色短袖,一副窄框眼镜,笑起来有两个酒窝,吐字语速好像开了1.5倍速,“我们的实验设备还蛮有意思,我的研究更有意思!”……用“有意思”一词来介绍自身工作的,就是江南·体育,江南(中国)(武汉)资源学院地质石油系副教授王任。

这位“90后”高校教师,已经与岩石打了14年交道。数百万年甚至亿万年前形成的岩石埋藏在地表之下,油气就主要存储在其中。“我们的研究说白了就是回答油气哪里有,以及怎么找的问题。在实验室里就可以探究油气的前世今生,是不是很神奇?”王任说,做基础研究需要沉心静气,他乐在其中。

此前,在富含油气的鄂尔多斯盆地,王任和团队成员戴着草帽,徒步在风沙里,探究致密砂砾岩优质储层的形成过程,以支撑该地区石油及天然气的增储上产。当时,王任边看地质图边画圈,寻找所定位的矿脉露出地面的部分并进行采样。村里、山间、草丛边,目的地现场的具体情况他也不知道,觉得有种“开盲盒”和“探宝”的惊喜感。

回到学校,几台大型仪器、几个显示屏,正是在这个不大的实验室里,他和团队成员的研究成果得以助力找寻地质“甜点”。

“‘甜点’是油气勘探开发界的专有名词,从‘Sweet spot’翻译而来,在大面积含油气区或层段中,油气最富集的部位,在纵、横向上分布可能都不成片,故称为甜点。”王任拿起一块样品解释,致密岩石的岩心需要放大数万或几十万倍,才能看到存储油气的微纳米尺度孔-缝空间,有些比头发丝还要细百倍、千倍。

开展岩石薄片光学显微观察、扫描电镜微区分析……仔细观察一块岩石样品的微观细节通常需要2—3小时盯着显示屏,手上操作着重复的动作,而每次采集回来的岩石多达百余块。“但很有意思啊!随便打开一张拍摄的岩石微观图片都很漂亮。”王任说,这项工作越钻研越美妙。

从2017年开始,历时6年,往返内蒙古、陕西、大别山区8趟,科研曾十几个月毫无进展,王任不愿把这些定义为失败。“响应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,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,责任重大、意义深远,心怀国之大者,这项工作是甜的。我做地质研究有甜味,找到‘地质甜点’只是时间问题。”王任说。


采写:长江日报记者陈智 栾嘉雯 李慧紫 通讯员胡昕 高翔 孙诗 张启山 武柳青 张学敏 谢小琴 王俊芳

摄影: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刘斌 何晓刚


链接:长江日报 - 不负总书记嘱托的年轻人:追光,发光! (cjn.cn)

《长江日报》6月28日 3版:追光 发光


最新动态